支氣管哮喘患者呼出氣一氧化氮與肺功能、誘導痰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比例的相關性分析及其臨床意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觀察分析支氣管哮喘患者呼出氣一氧化氮與肺功能、誘導痰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比例等指標的相關性及其臨床意義。方法 選取100例支氣管哮喘患者作為實驗組, 另選取同期10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統計分析兩組研究對象的呼出氣一氧化氮(采用呼出氣一氧化氮檢測儀檢測)水平與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氣量占預計值百分比)、誘導痰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比例(采用光學顯微鏡做細胞計數及分類檢測誘導痰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比例), 分析實驗組患者呼出氣一氧化氮水平與其他指標的相關性。結果 實驗組呼出氣一氧化氮水平(58±40)ppb、誘導痰嗜酸性粒細胞比例(16.50±16.60)%、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比例(4.96±3.62)%顯著高于對照組的(11±5)ppb、(0.15±0.22)%、(1.93±1.53)%, 第1秒用力呼氣量占預計值百分比(86.3±19.6)%顯著低于對照組的(99.5±13.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呼出氣一氧化氮水平與第1秒用力呼氣量占預計值百分比無相關性(P>0.05), 實驗組患者的呼出氣一氧化氮水平與誘導痰嗜酸性粒細胞比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比例呈正相關(r=0.326、0.452, P<0.05)。結論 支氣管哮喘患者呼出氣一氧化氮水平上升能夠積極反映出氣道炎癥水平。
【關鍵詞】 支氣管哮喘;呼出氣一氧化氮;肺功能;誘導痰;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比例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2.022
支氣管哮喘的本質為氣道慢性炎癥疾病[1]。支氣管哮喘是一種臨床常見的呼吸道疾病類型, 主要臨床表現為:①反復發作的咳嗽;②反復發作的喘氣或胸悶[2]。支氣管哮喘往往在凌晨和夜間加重, 大多數支氣管哮喘患者能夠自行緩解。
1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支氣管哮喘患者作為實驗組, 另選取同期本院搜集的10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實驗組中男78例, 女22例;平均年齡(35.98±8.66)歲。對照組中男75例, 女25例;平均年齡(36.10±8.22)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測定兩組研究對象的呼出氣一氧化氮水平(正常參考值為5~25 ppb)。按照儀器說明書加以操作, 盡量排空肺部氣體, 平靜吸氣至肺總量位后緩慢呼吸, 達到呼氣時間要求后再分析相關結果。
1. 2. 2 測定兩組研究對象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計數(正常參考范圍為0.00×109/L~0.80×109/L)。均在空腹狀態下取清晨3~5 ml靜脈血, 通過全自動血細胞計數分析儀加以檢測。
1. 2. 3 誘導痰。首先吸入 400 μg沙丁胺醇氣霧劑, 10 min后使用清水漱口擤鼻(3%高滲鹽水超聲霧化10 min)。取出濃稠痰塊, 混勻(加入4倍體積的0.1%二硫蘇糖醇), 過濾雜質后, 離心處理, 摒棄上清液, 使用 PBS 懸液涂片處理, 自然風干后使用乙醇固定, HE染色, 加以細胞分類, 計算嗜酸性粒細胞所占比例。
1. 2. 4 肺功能檢測。采用肺功能檢測儀, 重復測定3次左右取平均最佳值, 詳細記錄第1秒用力呼氣量占預計值百分比。
1. 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的臨床指標(呼出氣一氧化氮水平、誘導痰嗜酸性粒細胞比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比例、第1秒用力呼氣量占預計值百分比), 并分析實驗組患者呼出氣一氧化氮水平與其他指標的相關性。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相關性采用Pearson直線相關進行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研究對象臨床指標比較 實驗組呼出氣一氧化氮水平(58±40)ppb、誘導痰嗜酸性粒細胞比例(16.50±16.60)%、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比例(4.96±3.62)%顯著高于對照組的(11±5)ppb、(0.15±0.22)%、(1.93±1.53)%, 第1秒用力呼氣量占預計值百分比(86.3±19.6)%顯著低于對照組的(99.5±13.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實驗組患者呼出氣一氧化氮水平與其他指標的相關性 實驗組患者的呼出氣一氧化氮水平與第1秒用力呼氣量占預計值百分比無相關性(P>0.05), 實驗組患者的呼出氣一氧化氮水平與誘導痰嗜酸性粒細胞比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比例呈正相關(r=0.326、0.452, P<0.05)。見表2。
3 討論
由于支氣管哮喘疾病的發生與多種慢性炎癥細胞密切相關, 因此合理評估氣道炎癥對于治療支氣管哮喘患者而言顯得尤為重要[3]。誘導痰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比例以及呼出氣一氧化氮水平在支氣管哮喘患者發作期間均顯著上升, 誘導痰具有較高重復性和無創性等優勢, 能夠連續監測藥物抗炎效果, 更為客觀地反映出支氣管哮喘患者的炎癥狀態。呼出氣一氧化氮是體內的生物活性物質, 與支氣管哮喘患者的炎癥狀況具有顯著相關性, 呼出氣一氧化氮能夠作為支氣管哮喘患者炎癥發生的重要標志物[4]。支氣管哮喘患者呼出氣一氧化氮的升高顯著早于哮喘臨床癥狀和肺功能異常情況, 因此對診斷支氣管哮喘患者具有較高特異性、靈敏性。呼出氣一氧化氮的檢測手段較為簡單, 支氣管哮喘患者也更易配合, 具有較高的重復性, 因此在臨床中也被廣泛應用[5-7]。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比例能夠作為評估支氣管哮喘患者氣道炎癥的參考指標, 從而準確評估支氣管哮喘患者的炎癥水平, 不斷規范治療支氣管哮喘患者。肺功能能夠積極反映出支氣管哮喘患者的氣道功能, 呼出氣一氧化氮則能夠準確監測支氣管哮喘患者的氣道炎癥情況[8-11]。諸多研究資料顯示, 目前有諸多方法來評價支氣管哮喘炎癥狀況, 但是尚未發現有直接反應氣道炎癥的相關指標。隨著對呼出氣一氧化氮濃度的測定深入研究分析, 不難發現呼出氣一氧化氮指標能夠準確反映出氣道嗜酸性粒細胞炎癥狀況, 與此同時具有成本低和無創性等優勢。基于此, 呼出氣一氧化氮在支氣管哮喘患者中的應用價值越來越高。有學者表明, 支氣管哮喘患者的呼出氣一氧化氮濃度水平顯著高于正常健康人群, 各種氣道炎癥均會顯著提高一氧化氮濃度[12]。本文研究結果顯示, 實驗組呼出氣一氧化氮水平(58±40)ppb、誘導痰嗜酸性粒細胞比例(16.50±16.60)%、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比例(4.96±3.62)%顯著高于對照組的(11±5)ppb、(0.15±0.22)%、(1.93±1.53)%, 第1秒用力呼氣量占預計值百分比(86.3±19.6)%顯著低于對照組的(99.5±13.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呼出氣一氧化氮水平與第1秒用力呼氣量占預計值百分比無相關性(P>0.05), 實驗組患者的呼出氣一氧化氮水平與誘導痰嗜酸性粒細胞比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比例呈正相關(r=0.326、0.452, P<0.05)。本文研究結果與大多數學者的研究結果保持高度一致。綜上所述, 支氣管哮喘患者呼出氣一氧化氮水平上升能夠積極反映出氣道炎癥水平(尤其是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炎癥)。 參考文獻
[1] 金芬華, 杜俊華, 戴元榮, 等. 支氣管哮喘患者呼出氣一氧化氮與肺功能、誘導痰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比例等指標的相關性分析及其臨床意義. 浙江醫學, 2016, 38(17):1401-1404.
[2] 劉潔露, 于化鵬, 譚曉媚, 等. 支氣管激發試驗與舒張試驗對支氣管哮喘患者呼出氣一氧化氮測定值的影響和意義.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16, 39(3):189-192.
[3] 趙彥超, 閆潔. 烏司他丁對支氣管哮喘患者呼出氣一氧化氮及血清IL-8、IL-17水平的影響. 山東醫藥, 2016, 56(35):96-98.
[4] 王中新, 余紅, 葉賢偉, 等. 支氣管哮喘患者呼出氣一氧化氮與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的相關性. 臨床肺科雜志, 2016, 21(9):1600-1602.
[5] 劉念, 羅紅, 劉志光. 支氣管哮喘患者呼出氣一氧化氮與血嗜酸性粒細胞數量及比例和免疫球蛋白E的相關性分析. 醫學臨床研究, 2017, 34(5):879-881, 885.
[6] 嚴瑾, 金曉燕, 鄭聰, 等. 支氣管哮喘患者呼出氣一氧化氮及誘導痰的相關性研究. 國際呼吸雜志, 2015, 35(5):325-328.
[7] 雒志明, 高賞, 任魁, 等. 支氣管哮喘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計數與誘導痰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比和呼出氣一氧化氮的相關性. 山西醫科大學學報, 2017, 48(10):1039-1043.
[8] 王雯, 黃克武, 武寶梅, 等. 支氣管哮喘患者誘導痰嗜酸性粒細胞計數與肺功能和呼出氣一氧化氮濃度的關系. 中華全科醫師雜志, 2011, 10(11):804-807.
[9] 李金英, 李權恒, 安淑華, 等. 學齡期哮喘兒童呼出氣一氧化氮變化與肺功能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的相關性分析. 疑難病雜志, 2015(8):828-831.
[10] 王海旭, 李曉萍, 劉北林. 支氣管哮喘患者呼出氣一氧化氮與痰嗜酸性粒細胞計數的相關性研究. 中醫學報, 2013(B12):87.
[11] 張雅軍. 呼出氣一氧化氮測定與哮喘患者血EOS、IgE及FEV1/pred相關性分析. 中國實用醫藥, 2014, 9(19):66-67.
[12] 霍龍, 范曉云, 陸兆雙, 等. 哮喘急性發作FeNO與外周血嗜酸粒細胞及肺功能的相關性研究. 臨床肺科雜志, 2014, 19(4):583-585.
[收稿日期:2018-07-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84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