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品味童趣 感悟童言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童話是培養學生審美情趣,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提升寫作能力的重要載體。教學童話,可從品味“童趣”、感悟“童言”兩個方面入手,緊扣文本的表達特點,喚醒學生的言語意識,讓學生抓住人物、情節和情境展開品讀,在讀中領略語言之美,在演中體驗角色形象,在思中領悟象征含義。
  【關鍵詞】童話;表達特點;語言特點;教學策略
  童話故事性強,語言幽默,富有幻想色彩,與學生的思維發展水平非常契合。在教學時只有把握童話文本特色,實施對應的有效教學策略,才能讓每一則童話在學生心間種下言語種子,慢慢萌芽、成長并開出美麗的花朵。
  一、緊扣表達特點,品味“童趣”
  擬人、夸張、想象等表現手法的大量運用,讓童話擁有了鮮活的形象、獨特的情節、奇妙的情境。在開展童話教學時,教師需要把握編者意圖,扣住童話的表現特點,引導學生在品味“童趣”中充分激發情感,感受童話的新奇特質,從而培養學生對童話的閱讀興趣。
  (一)抓人物,觸摸鮮活的形象
  積極向上、具體可感、自由生動、種類廣泛的人物形象是童話的核心,也是童話吸引學生的重要元素。他們將作品承載的思想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傳遞給了讀者。教學童話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牢牢抓住人物形象進行全面品味,感受鮮活形象賦予童話的趣味。
  如統編教材二年級上冊《紙船和風箏》、二年級下冊《小馬過河》等童話中,松鼠、小熊、小馬等可愛的小動物都在作者筆下人格化了,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巨人的花園》《小木偶的故事》等童話中,還安排了小男孩、小女巫等具有超能力的人物。教學時教師要指導學生抓住擬人、夸張等人物表現手法,從語言、神態、動作、心理活動等方面入手,在全情體驗以及與其他文體的比較中,感受人物形象的生動美好和新奇有趣,品味童話人物散發的誘人魅力。
  (二)抓情節,把握獨特的結構
  與其他體裁的文學作品相比,童話故事往往情節曲折動人,描寫精彩離奇,富有動人色彩。童話作家根據故事內容的需要,對故事情節作重復性或夸張性的描寫,以達到情感上的升華。把握童話的故事結構,有利于學生讀懂童話,也為他們創編童話打下良好的基礎。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的《賣火柴的小女孩》,故事情節重復中又富有變化。筆者緊扣文本結構特點,引導學生先從“不幸”和“幸?!眱蓚€方面梳理課文,再針對“幻想”和“現實”展開對比,深入理解每一次火柴擦燃所承載的含義。通過對比細讀,學生明白故事情節并不是簡單的反復,體現了作者獨特的匠心,讓作品主旨得以更好表達。學生在這樣的教學中,還體會到了編寫童話時要注意情節的巧妙安排,通過變化的情節讓故事更加吸引人。
  (三)抓情境,感受奇妙的寫法
  童話內容越神奇、越不可思議,就越能激發學生強烈的閱讀熱情。抓住情境展開教學,可以讓學生走進虛幻而又真實的奇妙世界,進入超越時空界限的幻境。
  如《巨人的花園》中,圍繞砌墻和拆墻,花園瞬間就會產生雪花飛舞或草翠花開的神奇變化,小男孩手指一伸就能使芽綻花開,這些在現實生活中根本無法出現的情景,在童話中卻隨處可見。教師在教學時要讓學生反復品讀,體會其中蘊含的神奇力量,品味童話想象豐富、描寫夸張的特點,并通過比較,感受描寫奇妙幻境的作用,深層體悟童話文體的表達手法。
  二、喚醒言語意識,感悟“童言”
  童話文質兼美,說理充滿意趣,有利于學生感悟語言、積累語言、發展思維和健全人格。教學時要依循童話文體特征,對應運用讀、演、思等有效的童話學習方式,喚醒學生言語意識,引導他們學習并感悟童話語言。
 ?。ㄒ唬┗淖譃楫嬅妫x中領略語言之美
  朗讀有助于學生深入品味語言的形式美和意境美。童話語言優美、明快、活潑,富有音律感和畫面感。朗讀童話充滿豐富的樂趣,過程融合愉悅、滿足、感動、驚奇等各種情感。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可以深入感受語言中蘊含的童趣。
  比如統編教材三年級上冊《去年的樹》,特級教師盛新鳳在教學這則童話時,牢牢抓住四組對話,反復引導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讀,化文字為畫面。在讀的過程中,學生想象人物語氣、心情,讀出堅定、焦急、悲傷、深情等情緒,感悟童話優美的語言,融入場景與人物展開真實對話,深刻體會小鳥對樹的牽掛,理解小鳥信守諾言的美好品質,感受小鳥和樹的深厚情誼。
  (二)化人物為自我,演中體驗角色形象
  游戲性是童話的一大特征,童話中處處洋溢著濃厚的游戲氣息。童話大多通過動物、植物或人物的口來進行表達,擬人化的形象非常適合學生代入角色演繹。教師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分角色演童話,讓他們在表演中獲得快樂,感受童話語言所表現出的形象美。同時,表演的過程有助于學生進入角色,化物為我,更準確地把握人物形象,更深入地理解文本語言。
  特級教師靳家彥在教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陶罐和鐵罐》時,緊扣童話語言的游戲特性,讓兩位學生戴上頭飾扮演陶罐和鐵罐,分別表演古代和現代兩個劇目,其他學生合作說旁白。這樣的教學突出了課文重點,人人參與,課堂充滿樂趣。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表演,準確把握人物的對話、動作、神態。童話角色形象和故事情節的再現,使得課文內容場景化。人物對話化作學生自己的語言,加深了他們對人物謙虛、傲慢等形象的理解。
  (三)化夢想為現實,思中領悟象征含義
  童話通過創造典型宣揚真善美,說理過程化復雜為簡單、化深奧為淺顯,使人性與物性完美結合,讓兒童明白是非,感受人間美好情感。教學時,教師需要依托童話語言的象征含義,引導學生在神奇的情境中感受對美好世界的向往,激發對生活的信心,正面思考人生,深入理解夢想與現實的關系,積極為夢想的實現而奮斗。
  統編教材二年級下冊《丑小鴨》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特級教師竇桂梅教學這一課時,在引導學生充分閱讀丑小鴨成為天鵝的艱難歷程后,安排了這樣一個環節:出示原文的一句話“只要你是一只天鵝蛋,就算你是生在養鴨場里也沒有什么關系”,讓學生展開討論,交流自己的理解,教師相機點撥總結。
  這一環節的設計,引導學生抓住課文語言全面回顧丑小鴨的成長歷程,深層次理解丑小鴨成長為天鵝的真正原因,并從丑小鴨的事例中得到心靈的啟迪,明白不管身處怎樣的環境,都不能失去信心,努力爭取才能獲得幸福的生活,才能讓夢想照進現實。
  參考文獻:
  [1]秦訓剛,晏渝生.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吳蓮霞.用童話的方式學童話教童話[J].小學教學設計,2016(34).
  (浙江省仙居縣橫溪鎮中心小學 3173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7311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