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國家級公益林管理績效評價方法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國家級別的公益林管理績效評價是對國家級公益林中央財政在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制度建設方面所實施的重要措施,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在對開展國家級公益林管理績效評價的必要性和原則基礎上,提出了具體的操作管理辦法,希望對相關工作開展提供一個參考。
  關鍵詞:國家級公益林;績效管理;績效評價
  一、現階段公益林管理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公益林管理存在如下問題:管理機構待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制度建設不健全或制度落地困難;投入資金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區化結構不合理,面積小,樹種單一,單純林多,混合林少,實際生態效益功能減弱,土地利用率低;開發補償工作不到位,很多林農的維護積極性不高,從業人員的勞務費用偏低,使得人員流動性大,難以實施有效管理。
  二、績效評價的必要性
  1.落實國家相關法律規定和保障森林生態效益離不開績效評價。我國所頒布的《森林法》明確規定,財政部門設立的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的作用是為生態效益的保護和特種用途林的森林、林木營造撫育工作提供支持。同時,中共中央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有關決定也規定了實行林業分類經營管理體制,要求對相關工作增加資金投入。該補償基金制度的落實,讓我國的公益論保護管理工作提高到了新水平,同時也存在沒有擅自調整公益林地塊、隨便的占用國家公益林地等問題,嚴重影響基金的正常使用,這些都需要通過績效評價來改革。
  2.落實中央林業工作會議精神需要績效評價。對我國的公益林實行無差別補償和分類管理,是目前新形勢之下林業發展改革的迫切要求。貫徹有關的林業會議精神,需要以國家公益林管理績效評價為途徑,對國家公益林保護管理經營和管理行為進一步予以規范。
  三、績效評價的原則
  1.客觀公正,重點突出。績效評價工作必須要客觀公正公開,要重點評價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金的落實情況,國家級公益林管護成果和生態效益。
  2.科學規范、注重實效??冃гu價工作的評價指標要設置科學,保證指標的合理,評價程序規范,評價結果要能夠應用到工作中。
  3.定性分析、量化評價。評價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結合的方式,真實反映國家級公益林管理和補償基金制度實施效果。
  四、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從上述幾個原則出發,結合我國公益林的管理特點,建議從以下幾個指標中選取作為國家公益林績效管理評價的構成,并分析各項內容所占的比例:
  1.落界成圖。對國家公益林進行考核管理評價其是否真正的落實到了山頭規劃區域當中,各個位置的安排和類型是否符合國家有關管理規定,成果是否齊全。該項占據5%。
  2.日常管理工作。對國家公益林進行績效管理評價是國家級公益林管理機構設置和相關管理制度建立和檔案更新工作的開展,要按照規定上報國家級公益林數據和各項資料的情況。該項占據20%。
  3.保護管理工作??己嗽u價管護情況的檢查驗收開展情況,以及毀林案件以及森林防火和靈液病蟲害防治工作等,做好對巡山記錄和管護人員的管理制度落實情況管理。該項占據20%。
  4.經營管理??己嗽u價國家級的公益林經營管理方案的編制和落實是否到位,是否存在占用國家級公益林林地的情況,是否占補平衡,經營措施方面是否符合有關的規定。該項占據15%。
  5.資金管理??己嗽u價中央財政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的撥付和執行情況,還有資金的使用是否符合計劃等。該項占據5%。
  6.資源方面的變化??己嗽u價國家級公益林森林面積和森林生物量以及年度變化情況等。該項占據10%。
  7.生態效益??己嗽u價國家級公益林年度固碳釋氧、凈化空氣、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生物多樣性監測開展情況和上述生態因子變化情況。該項占據10%。
  8.社會效益:考核評價公眾生態意識的提高、社會就業效益與提高農民收入、促進林區和諧等情況。該項占據10%。
  五、績效評價標準和方法
  1.如何獲得評價因子結果
  (1)落界成圖、保護、日常經營管理等指標的評價因子結果通過核對資料和對資料進行查閱,以及通過走訪調查和抽樣檢查等工作形式取得。
  資源變化指標的評價因子結果通過國家級公益林年度監測得到,功能監測指標的評價因子結果利用國家級公益林年度監測結果,通過使用《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規范》規定模型和方法取得,對于已經實現了國家級公益林年度監測的地區,通過定位觀測或者抽樣調查的方式對其管理效益進行考核評價,定位觀測站點的選擇可借鑒目前已有的定位觀測站點或者是國家級公益林省級監測楊店。其中,固碳量、釋放氧氣量、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等4項生態因子,分別森林類型測定其單位面積的平均值,和同類項的森林面積乘積再累積,進而得到了各個指標的總量,凈化空氣、生物多樣性兩項生態因子,根據國家級公益林資源的變檔數據,采用模型進行估測。對于目前還沒有開展國家級公益林年度監測的地區,森林面積總和采用數據統計分析和多階遙感監測相結合的辦法進行考核評價,森林生物量指標和國家級公益林檔案資料中的小班測樹因子為基礎,采用生物量模型進行估測;森林質量指標以喬木林單位面積蓄積作為評價因子,首先用森林資源連續清查數據中國家級公益林喬木林年均凈生長減去通過數據統計分析方法得到的因采伐和森林火災等消耗的喬木林蓄積,得到國家級公益林喬木林蓄積,再用喬木林蓄積除以喬木林面積,得到喬木林單位面積蓄積。
  2.具體評價的標準和評價辦法。通過采用百分制的評價辦法,對每項評價指標因子賦予一定的權重指標,針對性的制定評分標準,根據評分標準對于績效評價對象進行統一打分,匯總得出評價的總得分。建議我國相關林業管理部門局出臺國家級公益林定期定點監測辦法或指導意見,督促、指導各省充分利用中央財政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公共管護支出中的國家級公益林監測經費,按照統一標準和方法建立國家級公益林監測體系,對國家級公益林資源變化及功能效益進行連續動態監測,為國家級公益林管理決策和績效評價提供基礎依據。對國家級公益林進行績效評價的工作剛剛起步,要進一步堅持先試點后推開的原則,在實踐中不斷優化評價指標體系和標準方法,并根據不同階段管理重點,適時調整評價指標或指標權重,才能確保評價結果更加科學合理、客觀公正。具體評價方法:
  (1)成本效益分析法。將某時期的支出和效益作對比,評價績效目標的實現程度;
  (2)比較法。通過對績效目標和實施效果進行評價,評價績效目標的實現程度;
 ?。?)公眾評價法。通過專家評估和公眾問卷以及抽樣調查等辦法,評價績效目標實現程度。
  六、結語
  總之,目前國家級公益林管理績效評價體系還有很多有待改進的地方,希望各地各級執法單位能夠落實相關工作和戰略部署,積極做好管理績效評價工作,為我國公益林事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蔣愛軍. 國家級公益林管理績效評價方法探討[J]. 林業資源管理, 2013(3):000001-4.
  [2]張掌林, 劉永輝. 甘肅省國家級公益林管理評價研究[J]. 陜西林業科技, 2016(3):15-19.
  [3]過珍元. 國家級公益林管理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 林業資源管理, 2016(2).
  [4]李艷梅, 朱玉, 陶濤, et al. 《國家級公益林管理辦法》在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 科技與企業, 2015(10):99-1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72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