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碘佛醇造影劑在螺旋CT掃描結合內鏡檢查惡性腫瘤中的臨床應用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研究碘佛醇造影劑在螺旋CT掃描結合內鏡檢查惡性腫瘤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60例經病理學確診的惡性腫瘤患者, 根據造影劑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各30例。對照組采用泛影葡胺造影劑配合螺旋CT掃描, 并結合內鏡檢查, 研究組采用碘佛醇造影劑配合螺旋CT掃描, 并結合內鏡檢查。比較兩組患者應用效果。結果 研究組患者影像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67%,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0.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惡性腫瘤患者實施碘佛醇造影劑螺旋CT掃描結合內鏡檢查, 整個檢查期間耐受性較好, 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 且影像質量較高, 值得應用。
  【關鍵詞】 碘佛醇造影劑;螺旋CT;內鏡;惡性腫瘤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9.015
  目前我國發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主要為胃癌、肺癌、直腸癌, 腫瘤是各個機體不同情況下導致腫瘤因素相互作用的情況下使得原本正常生長的細胞出現調控失常, 導致增生與分化, 從而出現新生物。新生物不會消退或停止生長, 其生長也不會根據機體的生理進行控制, 但會破壞其他細胞, 導致各個組織出現病變。惡性腫瘤在機體中代謝生長速度較快, 出現出血壞死的幾率較高, 并容易向各個部位轉移, 使得患者出現臟器受損, 導致死亡[1]。臨床大多采用放療、化療、手術等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 能夠有效促進患者病情康復, 但臨床出現的轉移風險仍較高, 而早期進行治療能夠及時改善臨床治療效果, 使得及時診斷尤為重要。目前臨床對于惡性腫瘤的診斷一直在不斷進展, 從超聲內鏡到CT, 不同的診斷方式為治療提供了重要依據。本文研究碘佛醇造影劑在螺旋CT掃描結合內鏡檢查惡性腫瘤中的臨床應用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抽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0例經病理學確診的惡性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造影劑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各30例。對照組患者男15例, 女15例;年齡35~74歲, 平均年齡(53.21±6.93)歲;其中宮頸癌3例, 肺癌5例, 胃癌11例, 乳腺癌5例, 其他6例。研究組患者男14例, 女16例;年齡33~75歲, 平均年齡(54.34±6.89)歲;其中宮頸癌3例, 肺癌4例, 胃癌10例, 乳腺癌4例, 其他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采用泛影葡胺造影劑(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7023987)配合螺旋CT掃描, 并結合內鏡檢查, 其中泛影葡胺在37℃時滲透壓力為1500 mOsm/kg, 在注射前5 min靜脈推注10 mg地塞米松, 再進行螺旋CT掃描。研究組采用碘佛醇造影劑(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67895)配合螺旋CT掃描, 并結合內鏡檢查, 碘佛醇在37℃時滲透壓力為600 mOsm/kg, 在注射前5 min靜脈推注10 mg地塞米松, 再對患者進行螺旋CT掃描。CT機為16層螺旋CT, 在增強掃描時在患者肘部靜脈自動注射碘佛醇, 注射速率為3 ml/s, 患者需要使用仰臥姿勢, 使用平掃的方式進行掃描;內鏡檢查選擇電子胃鏡與食管鏡。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影像質量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影像質量[2]分為良好、好、一般與差, 良好:能夠通過影像直接進行確診;好:通過影像可大致診斷;一般:通過興趣區影像及時進行診斷;差:通過興趣區都難以進行診斷。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影像質量比較 研究組患者影像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67%,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0.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目前惡性腫瘤在我國已經成為最為嚴重的疾病,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重, 當前飲食習慣與生活習慣存在嚴重問題, 使得我國惡性腫瘤的發病率也在不斷上升。由于我國惡性腫瘤死亡例數不斷上升, 應及時進行診斷并治療, 對于惡性腫瘤的診斷主要為造影劑在CT掃描并結合內鏡檢查, 但由于造影劑的種類較多, 患者的不良反應出現一定差別[3]。
  本研究結果顯示, 研究組患者影像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67%,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0.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造影劑出現不良反應一般與造影劑容易出現電荷及滲透液有關, 理想的造影劑一般碘濃度較高, 影像質量較好, 不良反應較少。碘佛醇水溶液較為穩定, 毒副作用較小, 在24 h內能夠經過腎臟全部排出。泛影葡胺屬于離子型造影劑, 其中的電荷與鈣離子等物質會增加患者的不良反應[4]。另外碘佛醇在水溶液中未出現電荷, 滲透壓力值較低, 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 通過CT掃描結合內鏡檢查惡性腫瘤, 準確率較高;血管顯像較為清晰, 對比效果良好, 能夠順利完成造影檢查, 患者檢查期間耐受良好, 均順利完成檢查[5, 6]。
  綜上所述, 惡性腫瘤患者實施碘佛醇造影劑螺旋CT掃描結合內鏡檢查, 患者整個檢查期間耐受性較好, 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 且影像質量較高, 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 蘭俊, 何偉莉, 林黎明, 等. 碘佛醇造影劑在螺旋CT掃描結合內鏡檢查惡性腫瘤的臨床應用價值. 中國生化藥物雜志, 2017, 37(3):291-293.
  [2] 趙美蘭, 夏忠民, 宋良權, 等. 口服碘佛醇腹部CT小腸造影在小腸間質瘤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醫學與哲學, 2017, 38(4):60-61, 64.
  [3] 李學飛. 多模式PET/CT影像技術對不同證型肝惡性腫瘤臨床診斷應用分析. 西部中醫藥, 2018, 31(5):128-130.
  [4] 李志偉, 蔣鋒, 劉楊, 等. 不同劑量碘佛醇對體外培養SD大鼠頸總動脈NO和ET-1分泌的影響. 腦與神經疾病雜志, 2017, 25(11):665-668.
  [5] 岑峰. 多層螺旋CT仿真內鏡改良技術在結腸癌診斷中的應用研究. 現代醫用影像學, 2015, 24(4):535-538.
  [6] 溫堅寧. CT增強檢查造影劑碘佛醇外滲的預防及護理. 中外健康文摘, 2014(13):9-10.
  [收稿日期:2018-10-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413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