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妙用插圖,讓語文課堂更精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讀圖時代的到來,通過視覺傳遞信息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小學語文教材的設計也滲透了圖文并茂的理念,課本中大量有用的插圖成為一個顯著的特點,幾乎每課都配有精美的圖片,在語文教學中,挖掘這些插圖資源,能夠拓展小學語文文本內涵。
  關鍵詞:小學語文;插圖資源;文本拓展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插圖可謂圖像精美、內容豐富,它作為一種形象化的資源出現在教學內容中,具有直觀性、裝飾性、趣味性的特點,這是文字表達所無法替代的功能,這些插圖與文本相得益彰,“補助文字之所不能及”,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經在《開明國語讀本》中也說過:“圖片不單是文字的說明,且可拓展兒童的想象,涵養兒童的美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充分發掘和利用這些插圖,不但能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還能拓展文本內涵,使語文教學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插圖由圖入文,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本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最主要的一個環節是對文本的整體感知,這一過程中學生通讀文本,對課文內容進行整體的把握,為后面的悟讀打好基礎。而老師為了很好地指導學生完成這一環節,可以借助課文中的插圖作好鋪墊,因為通過這些插圖可以補充文本內容中出現的想象空白,幫助學生圖文結合,補全故事情節,促進學生對文本內涵的理解。一般來說,課文中出現的插圖往往是針對課文內容最精彩的部分而設計的,是文中最重要、最能體現主旨的部分。比如《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所設計的插圖就是壯烈的五位戰士在狼牙山峰頂慷慨就義時的畫面,有極強的視覺沖擊感。
  借助插圖感知文本時,可以通過三個方面來完成:
  第一步,要在初讀課文之前,老師先引導學生觀察插圖,讓學生通過插圖對文本內容進行預判,從而獲得自己的感受。比如通過觀察《狼牙山五壯士》中的插圖,學生可以知道故事的主角是五個戰士,學生會對文本內容進行揣測,他們要做什么,為什么有這樣豪邁的表情。第二步,要圖文并茂,邊讀文本邊觀察插圖,進一步理清故事結構,《狼牙山五壯士》中的插圖為什么是英雄屹立山頂,準備跳崖的畫面,是因為戰士們接受任務—痛殲敵人—引上絕路—峰頂殲敵—英勇跳崖,這么一個情節發展過程,因而讓學生心生敬佩之情。第三步,讓學生依圖說文,根據插圖復述故事情節,進行整體感知,完成文本的閱讀。
  二、依據插圖以圖品文,賞析文本語言
  文本閱讀品味語言是關鍵,尤其理解文中的字、詞、句、段是前提,由于小學生的認知體驗還不豐富,對文本中出現的字詞句等內容把握不到位,這個時候老師可借助插圖將學生帶到字里行間,進一步感受文本的魅力,進一步理解文本中詞句的含義和作用。
  比如學習《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時,有許多四字成語如“滿腔怒火、懸崖絕壁、熱血沸騰、居高臨下、昂首挺胸、壯烈豪邁、堅強不屈、驚天動地、氣壯山河”等,對于小學生來說,這些詞語的積累不多,難以理解它們的意思,這時老師要引導學生將這些詞語與插圖進行對比,體會文本中為什么會用到這些詞語。在觀察了五位戰士的神情之后學生一定會對“滿腔怒火、昂首挺胸、壯烈豪邁”這幾個詞語的含義有所領會。在觀察了插圖的環境之后就會把握“懸崖絕壁、居高臨下、氣壯山河”幾個詞語意義。同樣,對文本中句子的理解也可結合插圖,在本課的最后一部分,有一句是對插圖最恰切的注釋,“五位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眺望著人民群眾和部隊主力遠去的方向。他們回頭望望還在向上爬的敵人,臉上露出了勝利的喜悅?!痹诮虒W時,通過這樣的圖文結合,通過插圖與文字的碰撞,學生一般都能很好地品味出文本中的語言魅力。
  三、結合插圖據圖品文,分析人物形象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插圖常見的有兩類,一是人物肖像圖,一是事件場景圖。在教學時,借助這些插圖可以讓學生細致觀察到人物的形態、動作與環境,把觀察到的這些信息與文本內容結合起來,就能很好地把握人物形象。
  比如《狼牙山五壯士》一課中,最主要的人物當然是五位烈士,而五人又有各自的性格特點,課文中著力描寫的是班長馬寶玉,對應插圖可以看到他居于正中,旁邊是四位烈士,他傲然屹立于峰頂,一身凜然正氣。課文中對他有這樣的描寫,“為了保護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班長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棋盤陀走去?!薄白呦驊已拢衩看伟l起沖鋒一樣,第一個縱身跳下深谷?!逼纷x這些對班長描寫的語句,有語言、動作、神態描寫等,這個時候老師可引導學生與插圖中的人物形象結合起來,就能幫助學生很好地把握這個英雄形象。同時,在插圖中學生還可觀察到課文中沒有作詳盡描繪的懸崖絕壁的環境,由此圖文結合,學生水到渠成地分析出烈士們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和不屈的民族氣節。
  總之,語文課本中的插圖是進行語文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內涵的有力助手,如果運用得當會使語文教學效率大幅提升,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劉春玲.插圖對兒童的閱讀理解與記憶的影響[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0(1).
  [2]昌坤,德亮.插圖教學小議[J].語文教學通訊,1991(1).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研究成果,課題名稱:挖掘插圖資源,拓展小學語文文本內涵的實踐研究,立項號:GS[2018]GHB0038。
  編輯 溫雪蓮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716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