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專業教學過程中形成性評價的應用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蓬勃發展,移動互聯方式以勢不可擋的自信姿態促使高等教育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形成性評價不同于傳統教學中的學習結果評價,更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在學習中學生自身反饋出的情感、態度、自主性、創造力等,對此進行全方位、多維度的評價,旨在激發學生潛能,培養人文情懷。本文擬將形成性評價應用于我校計算機專業教學中,根據評價結果反饋適時地調整教學策略,有助于改善教學、教考分離的狀態,以期為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進行些許探索。
關鍵詞:教育教學;形成性評價;反饋;綜合素質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20.164
1 引言
隨著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深入、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我國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正在感受到強勁的沖擊。那種家長眼中聽話的乖孩子和老師眼里考到滿分的好學生一入社會好像再也失去了往日的風光,甚至變得一無是處,傳統的終結性評價模式儼然不能適應現今教育教學結果的測評,必須改革。在此背景下,由美國專家斯克里芬提出的形成性評價就應運而生了,形成性評價不同于傳統教學評價注重結點的宏觀性評價,而將評價細化到學習過程的微觀之處,不僅注重學習成績,更注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以及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由于主動,方可長久,這與現如今我國提倡的學習終身化的思想也不謀而合。
近年來,素質教育、應用性人才培養的提倡使得形成性評價在我國教育界受到了極為廣泛的關注。本研究旨在梳理迄今為止國內對形成性評價研究的主要成果,更新我校計算機專業教師和學生的傳統的學習思維模式,將形成性評價的概念和思想拓展至我校計算機專業的教學過程中,進而提高我院計算機專業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學生扎實的專業技能和完善的人格魅力。
2 形成性評價與我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的定位相吻合
我校屬于三本院校,絕大部分學生來源于我省較為貧困和偏遠地區,他們承載著改變家庭和自身前景的殷切愿望,在信息化蓬勃發展的形勢下,計算機專業就業趨勢良好。結合生源特點和我校教育資源實際,將目標定位在社會需求量大、就業面廣的高素質職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因此,我們有必要將傳統教學中的強化理論調整到重視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在學習中激發學生創造力,注重人文素養的熏陶,多維度的開發學生潛能。形成性評價方法中學生不是被動接受信息,而是主動地建構,從而激發了學生自主性的發揮,將學生從過度科學化的機械性記憶的陰影中引導出來,以人文精神作為教育評價的思想,強調評價對人精神的提升以及引導人們對智慧的追求,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樹立自信,提升了自我認知,團隊協作能力也進一步得到培養,這也正是現代IT行業對專業人才的要求,也是我校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
3 計算機專業教育教學過程中形成性評價的應用研究
3.1 形成性評價應用于我校計算機專業勢在必行
傳統教學評價模式基本上關鍵結點的應試式測評,我們師生早已熟悉了月考、中期考試、期末考試等一考定乾坤的模式,老師和家長眼中的好學生往往就是好成績,幾乎徹底忽略了學生學習能力以及智慧的增長。以傳統的眼光,我們獨立學院的學生在高考中好像有那么些失利了,如若繼續,他們的挫敗感勢必增強,終究是未參與社會競爭已然自敗于陣前,這種現狀必須要改!形成性評價注重于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細節展現,如果老師能及時捕捉到并適時的加以評價,從日常學習過程中樹立學生自信心,激發創造力以及智慧的增長,勢必有助于提高我校計算機專業的教育教學質量、塑造學生完善的人格和人文情懷。
3.2 形成性評價在計算機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將形成性評價運用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專業的課堂理論教學和實踐環節中,制定準確的目標,根據學生需求隨時調控教學行為,關注學習過程,及時評價學習狀態,注重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反饋行為,及時進行評價,評價的目的只是為了發現問題,再不斷調整思路解決問題。與傳統的終結性評價進行對比,并結果進行客觀的分析和深入的探討,得出形成性評價對高等教育教學的重要性。
3.3 形成性評價提升教師素質方面的研究
我們一直不遺余力地改進教師的專業素質和個人修養,這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通過考察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的理論來源和它們的區別發現,要將形成性評價運用到課堂中,必將與教學內容、教學設計、教師專業特長、和教學策略方法等方面對教師有了更高的要求,當學生參與到活動中,并成為主體時,針對每一個學生的特點,老師必須適時調整方法,才能最終實現“激勵、促進學生學習、具有人文情懷”的課堂評價,促使教師對以上這幾個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從而也就達到了提高我校計算機教師專業素養的目的。
3.4 對評價過程中反饋的研究
“評價的核心在于反饋,而不在于證明。”評價的發展性價值最終是通過反饋來實現的。針對我校計算機專業學生的情況,應該更重視學生的自我反饋,在課堂教學中,利用隨堂練習、小組討論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從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同時通過自我評價和同伴之間的互評也讓學生參與到評價的過程中,通過自我監控然后自省,從而改進自我學習的質量。老師應該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反饋,在整個課堂教學中的細微之處,老師不僅對學生學習進行評價,要捕捉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所有閃光點,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如此必將促進計算機專業學生課堂評價體系的改革。
4 擬采用的研究方法
通過查閱大量的國內外參考文獻來獲得資料,分析、整理后進行梳理,從而全面、正確地了解本課題所研究問題的研究背景、現狀和意義,運用數據挖掘的原理進行研究論述,有助于了解形成性評價應用的全貌。
其次,通過對我校的計算機專業教師和計算機專業17、18級學生進行調查走訪,了解目前評價體系的現狀和所存在的弊端。 再次,將形成性評價和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對比,傳統的終結性評價無疑具有很多作用,但這些作用不會影響到評價的過程。而形成性評價強調的是過程,終結性評價強調的是結點或起點。對教學過程中的實施細節,進行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以及同伴互評等進行多維度的評價和探析,目的在于了解教學效果以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陷并對此及時反饋,以對教學計劃進行適時調整,讓培養更具針對性。
5 形成性評價應用研究的總體思路
(1)明確研究的目標。將形成性評價應用于計算機專業教育教學中,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潛能和創新,提高教師專業素養,提升本專業的教學質量,在其它專業中進行推廣。
(2)對研究目標進行分解。通過采用文獻分析、訪談、比較等方法,說明傳統“一錘定音”方法的弊端,將形成性評價的概念深入地植入各位教師的腦海中;并明確課程的教學目標,說明全方位素質教育的培養和教學過程的緊密關系,得出形成性評價應用于計算機專業教學的必要性;并設計形成性評價引入具體專業教學過程的教學設計方案,并應用于具體教學過程中。
(3)分析、整合評價反饋信息。了解計算機專業教師對評價方法的認可程度和應用研究的落實情況,對各位老師采集到的評價信息進行分析和整合,探討形成性評價推進過程中的信息反饋,并進行反思和修正。
(4)將結果資料進行整理匯總,提煉后寫出相關科研論文和形成性評價在我校計算機專業教學中應用的研究報告并進行推廣。
6 結束語
傳統的“一考定乾坤”的終結性評價模式隨著社會對高素質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而弊端凸顯,本應用研究試圖在我校計算機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形成性評價,全方位多維度地提高我校計算機教師的專業素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人文情懷,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馬郡珠,唐艷萍等.高校教學形成性評價改革模式探析[J].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02):83-85.
[2]李玲香.恰當運用小組競賽實施形成性評價[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8(15):271-272.
[3]周潔如,基于大數據特征的教學形成性評價策略探析[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8(02):38-41.
項目信息: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精品課程建設項目
項目編號:17JP0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14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