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縫合修復術后的康復治療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探討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縫合修復術的療效。方法:選取本院在2018.2-2018.12期間實施關節鏡下Fast-Fix縫合手術,并進行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縫合修復術后康復治療的患者50例,運用Lyshoim評分標準并結合臨床癥狀及體征評價患者的膝關節功能恢復情況,同時以IKeuchi標準進行分級評定,并在術后進行1年隨訪,記錄并發癥情況。結果:治療后,所有患者Lyshoim評分、IKeuchi優良率分別為(86.53±10.30)分、90.00%,均高于治療前,P<0.05;隨訪結果顯示有3例患者出現并發癥情況,發生率為6.00%。結論:在關節鏡下Fast-Fix縫合手術后,應用高效的康復治療技術有助于幫助患者快速康復。
【關鍵詞】 膝關節半月板;縫合修復術;康復治療
【中圖分類號】R36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2-262-01
前言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是一種以膝關節間隙固定的局限性壓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多由扭轉外力引起,且多數有明顯外傷史,通常治療以手術為主[1]。在切除膝關節半月板后,可影響患者的膝關節功能,引起關節性炎癥。目前,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縫合修復術處于一種解剖修復的治療階段,其臨床應用和研究逐漸得到推廣。而我國對于康復治療的研究和應用處于初步階段,關于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治療和康復發展較不平衡,需要進一步學習,推廣現代康復支具的應用,同時學習康復訓練及藥物應用技術,從而提高治療效果[2]。本文通過觀察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縫合修復術的治療效果,分析術后康復的治療技術,如下。
1 資料、方法
1.1 病例資料 研究對象來自本院50例接受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縫合修復術后康復的患者(病例搜集時間:2018.2-2018.12),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20-65)歲,平均年齡為(37.50±6.34)歲;病程(3-11)月,平均病程為(5.08±0.88)月。
1.2 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經臨床檢查確診為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經醫院委員會批準及家屬簽字同意。
排除標準:手術禁忌癥者;不配合者。
1.3 方法 行椎管內麻醉,取患者平臥位,首先測量進針點和半月板滑膜邊之間的距離,給予創傷面新鮮化處理,盡量保留患者的半月板組織。選用縫合器為30°的Fast-Fix縫合器,置入套管于關節腔內,并植入一枚錨釘,在縫合器回抽后將第二枚錨釘推入擊發處,且與第一枚錨釘距離5mm,之后撤出縫合器,拉緊縫合線后剪斷。
1.4 觀察指標 以Lyshoim評分、IKeuchi優良率及并發癥發生率作為觀察指標,考察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縫合修復術的治療效果。治療療效判定標準:膝關節功能評分>90分為優,70分<膝關節功能評分<90分為良,膝關節功能評分<70分為差。
1.5 統計學處理 核算軟件的版本為:SPSS22.0;檢驗方式是:t檢驗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均數±標準差”;計數資料:“%”;P<0.05時,說明組間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評價Lyshoim評分、IKeuchi優良率 由表1可知,治療后,所有患者Lyshoim評分、IKeuchi優良率分別為(86.53±10.30)分、90.00%,均高于治療前的(46.42±9.86)分、36.00%,P<0.05。
2.2 評價并發癥發生率 隨訪后發現,出現并發癥情況的患者有3例,2例關節感染,1例關節腫脹,發生率為6.00%,在使用針灸和消炎藥治療后患者均痊愈。
3 討論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臨床表現為有明顯的膝關節扭傷史、關節腫脹活動受限、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縮等,多以縫合修復術治療為主,且術后康復治療對加速傷口愈合具有重要作用。
本組研究結果表明所有患者在治療后Lyshoim評分、IKeuchi優良率均優于治療前,且不增加嚴重并發癥(P<0.05)。關于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縫合修復術后康復治療方案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包括現代康復支具的應用、康復訓練及藥物應用。(1)現代康復支具的應用。膝關節支具的應用能夠很好的滿足動靜結合的需求,促進康復訓練。而使用數字化指標對膝關節支具進行調節,從而控制患者的膝關節活動功能,更具有科學性,易于接受和使用。數字卡盤調節式膝關節支具屬于一種膝關節康復工具,主要由數字調節卡盤、大腿固定板和小腿固定板組成。佩戴支具時應多觀察是否出現肢體腫脹,一旦發生,需調節支具的松緊度,選用適合自己型號的支具。(2)康復訓練。在膝關節支具的支持下,可實施早期關節訓練活動,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康復訓練,于術后1-2周進行伸屈活動??祻椭委煄熢诨颊咝g后第1天可進行床旁康復訓練,包括活動髕骨、直腿抬高運動及肌力強化訓練等。在康復訓練2個月后,實施開鏈法進行抗阻訓練,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適時調整抗阻重量,主要是訓練患者的膝周肌肉。訓練期間,可通過下肢加壓包扎或穿彈力襪,從而預防關節腫脹,一旦出現關節腫脹,立即冰敷處理,若出現關節疼痛,可給予患者理療法,減輕腫脹和出血癥狀,改善疼痛[3]。(3)藥物應用。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縫合修復術后服用非甾體類藥物治療對促進術后康復具有一定作用,研究發現,應用非甾體類藥物可明顯減輕患者疼痛、減少刺激癥狀[4]。
綜上所述,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縫合修復術治療效果顯著,并在現代康復支具的應用和治療師、康復師指導下實施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縫合修復術后康復訓練,有效幫助患者改善骨液循環,促進膝關節愈合。
參考文獻
[1] 陶勝國,齊偉.中醫推拿聯合早期運動康復對膝半月板損傷后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6,34(10):2424-2426.
[2] 眭江濤,汪睿,謝江,等.膝關節盤狀半月板損傷關節鏡治療的療效及術后疼痛的影響因素分析[J].川北醫學院學報,2016,31(6):786-788.
[3] 譚偉權,李衛平,宋斌,等.外側半月板后根部損傷治療的研究進展[J].中華創傷雜志,2016,32(7):666-669.
[4] 李健,石輝,徐闖,等.快速康復外科在膝關節半月板損傷關節鏡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7,25(12):1091-109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14822.htm